次新竹韵

箨粉飘零干拂檐,午阴比似旧时添。

栖留薄雾生秋意,勾引清风涤夏炎。

弱质自同诗骨瘦,新竿也学舞腰纤。

丁宁养就化龙杖,休劈轻丝织绣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竹叶上的粉屑随风飘落,轻拂屋檐,午后的阴凉仿佛比往常更增添了几分。
薄雾笼罩,秋意渐浓,清风徐来,驱散夏日的炎热。
如同瘦弱的诗骨,我这新生的竹竿也学习着舞动轻盈的身姿。
我要精心养护,让这根竹子成为化龙的杖,不要轻易砍伐,它还要编织美丽的绣帘。

注释

箨粉:竹叶上的粉状物。
干拂檐:轻拂屋檐。
午阴:午后的阴凉。
比似:仿佛。
旧时添:比往常更多。
栖留:停留。
薄雾:轻雾。
秋意:秋天的气息。
清风:凉风。
涤夏炎:驱散夏日炎热。
弱质:瘦弱的身躯。
诗骨:比喻诗歌的精髓。
新竿:新生的竹竿。
舞腰纤:舞动轻盈。
养就:培养成。
化龙杖:能变成龙的神奇竹杖。
劈:砍伐。
轻丝:细丝。
织绣帘:编织绣花帘。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箨粉飘零干拂檐",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箨”来形容树叶轻盈,如同女子的面容般柔和,而这份细腻之美恰好映照在屋檐上,让人不禁感受到诗人的观察之细致。

"午阴比似旧时添",这里的“午阴”指的是正午时分的阴影,这阴影仿佛与往昔相比,更加浓重和深长。这既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变迁的细心观察。

"栖留薄雾生秋意"一句,则将诗人的情感寄托于秋日里轻纱般的薄雾之中。"勾引清风涤夏炎",诗人在这里通过“勾引”这个动作词,将清风与夏日的炎热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凉爽之感的向往,也描绘出了一个生机勃勃但又不失凉爽的夏季景象。

"弱质自同诗骨瘦"和"新竿也学舞腰纤"两句,则从诗人的个体特性出发,展示了其在文学上的追求。"弱质"和"瘦"形容了诗人自己的身体条件,而“新竿”则指的是初学之人,这里用以竹为比喻,表明诗人对技艺的不断追求和完善。

最后两句"丁宁养就化龙杖,休劈轻丝织绣帘",在这里诗人将“丁宁”这种细腻的声音与自然界相结合,再次强调了其对细节的关注。而“化龙杖”则充满了一种神秘色彩,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经过打磨后变得完美无瑕的物品,而“休劈轻丝织绣帘”则展现出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宁静与专注,以及对细腻之工的追求。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27)

万俟绍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新城宰

野花香细绿阴成,风著征衫暑尚轻。

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名。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

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呈印主学

君世通城我石城,不堪两处总烽尘。

向时未快披云愿,今日同为避地人。

襟宇光风无尽藏,杯盘夜雨有馀春。

唤回十载槐黄梦,欲借灵槎去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陆墓寺

距城才五里,野景自萧然。

塘水清环寺,窑烟黑翳天。

市多沽酒旅,桥列卖鱼船。

欲酹宣公冢,渊陵几变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杰阁

杰阁倚空阔,身高眇万山。

栋云飞缥缈,檐铁闹虚闲。

地步氛埃外,天威咫尺间。

好风吹笑语,馀响落人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