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华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直到神仙窟,阴阴紫翠浓”以夸张的手法,将华山比作神仙居住之地,紫色与翠绿交织的浓密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接着,“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两句,运用典故,借“希夷”指隐居之士,暗示在云雾缭绕的高处,仿佛能与隐士共卧;“毛女”则指传说中的仙女,在树边偶遇,增添了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
“二十八潭水,五千馀仞峰”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既有清澈的潭水,又有高耸入云的峰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壮丽。最后,“烟霞都踏遍,欲跨两茅龙”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美景的尽情探索与欣赏,以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通过“跨两茅龙”的想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登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