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
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
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名为《弓》。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一幅古代射箭狩猎的情景,并且通过此情境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或军事局势的一种态度。
首句“挺质本轩皇,申威振远方”中的“本轩”,即是弓的古称,通过“挺质”的动作来形容其威严和力量。“申威”指的是展现武力,“振远方”则表示这种武力的传播和震慑作用。
接着,“机张惊雉雊,玉彩耀星芒”中的“机张”指的是弓箭搭配的瞬间,而“惊雉雊”则形容射出的箭矢像惊起的野鸡一样迅速且有力量。“玉彩耀星芒”则描绘了箭上的装饰在阳光下的闪耀,像是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第三句“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表达了一种狩猎场景中的生动画面。射击结束后,高飞的鸟类被射杀殆尽,而远处的猿猴则静坐在树上目睹这一切,似乎在感受着这场狩猎带来的伤痛。
最后,“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则是引述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的一段历史故事。苏秦曾以“连横策”游说于各诸侯之间,而这里的“六百步”可能指的是一场军事行动或狩猎中的距离。而“持此说韩王”则是说用这次狩猎的情景来比喻或者劝告韩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狩猎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古代武力和军事行动的雄浑气概,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隐喻。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短歌伤薤曲,长暮泣松扃。
事往昏朝雾,人亡折夜星。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
河出昆崙中,长波接汉空。
桃花生马颊,竹箭入龙宫。
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
若披兰叶检,还沐土皇风。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籯。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