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枕上漫成》由宋代诗人汪梦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联“偶涉长江向北来,时寒江北较花迟”以长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偶然北行的情景,长江之水映照着北方的寒冷,而江边的花朵似乎也因季节差异而开放得更为迟缓,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季节更迭的氛围。
颔联“一春十日九风雨,百岁半生多别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春天里,十天中有九天都在风雨中度过,百年人生中,一半的时间都充满了离别的苦痛。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艰辛,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聚散的感慨。
颈联“佛刹疏钟催客睡,酒楼戏鼓挠人诗”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喧嚣。佛寺中的稀疏钟声催促着诗人入眠,而酒楼上的戏鼓声却搅扰了他的思绪,难以入诗。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也暗示了诗人试图在纷扰中寻找心灵的归宿。
尾联“幽燕尚在黄云外,偻指何时是到期”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北方,表达了诗人对未知远方的向往与期待。幽燕之地,尚在黄云之外,诗人用弯曲的手指计算着到达那里的日子,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
整体而言,《枕上漫成》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和未来期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