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层冈如抱,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

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

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此词《洞仙歌》由清代词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历史感的画面。词中以“层冈如抱”开篇,巧妙地将山峦比作怀抱,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风流韵事的追忆。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这一句通过描述诗人咏花题诗的情景,展现了文人的雅兴与情感寄托。沉香亭北的名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而“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则进一步将诗人的情感与陶渊明的隐逸情怀相联系,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这一段则将视线转向历史深处,提及李白(谪仙)的故事,用“宫锦沉埋”暗示其才华与命运的双重失落,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敬仰。最后,“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以浪漫的想象收尾,似乎预示着诗人灵魂的永恒存在,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不朽的明月,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及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此地饶水竹,老屋对溪纹。

吾生事业有几,缃帙俯鸥群。

不羡碧山学士,梦冷银鱼玉佩,日日掩蓬门。

帘卷数峰色,时复倒清尊。呼稚子,煨芋粟,散鸡豚。

更少羊求过客,三径寂无人。

最惜残秋烟景,坐看夕阳红叶,吟思乱如云。

得句亦不易,低咏到黄昏。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醉翁操二首(其一)

净净,泉鸣,君听。此何声,山应。

跏趺坐兮琴初停,斯音非浊非清。三桧青。

树下杳冥冥,深涧万古流不盈。

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盘陀石上,此际吾心正平。

兰与蕙兮芳馨,纷绿叶兮长生。高人焉用名。

岩花传其情,法曲集其灵,谁其画者王叔明。

形式: 词牌: 醉翁操

醉翁操二首(其二)

秋风,犹龙,蓬蓬。幻无穷,天工,思归去兮深山中。

绕篱霜蕊烟丛,三径通。

百种灿玲珑,一笑相对兮幼翁。

岁云暮矣,吾适安从。信斯乐也,万事纷纷无功。

餐落英之苍蒙。挹露华之和冲。

清真兮鍊容,元虚兮知雄。

可以复乎宗,谓之千载而一逢。

形式: 词牌: 醉翁操

夜行船二首(其一)

三尺鲤鱼供晚醉。好凉天、蓼花红矣。

儿女披蓑,妻孥把柁,坐船头船尾。

古今成败浑闲事。有谁争、一江秋水。

冷雨敲篷,孤灯结网,说笑大家欢喜。

形式: 词牌: 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