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其二)

朝止阊阖宫,暮宴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馀照,淹留且晞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境的诗作,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开篇“朝止阊阖宫,暮宴清都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仙界场所,一个是在早晨停留的神秘宫殿,另一个是傍晚参加的清幽都城中的宴会。这里的“阊阖宫”与“清都阙”都是虚构的仙境名词,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向往。

接着,“腾盖隐奔星,低銮避行月”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飘逸的飞行场景,诗中的“腾盖”指的是仙人乘坐的云车或翱翔的法宝,而“低銮”则是为了避开夜晚中运行的月亮。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遨游宇宙的渴望。

“九疑纷相从,虹旌乍升没”两句,可能是在描绘仙境中的奇异景象,“九疑”可能指的是连绵不断的云雾或迷宫,而“虹旌”则是五彩斑斓的祥云,这里的“升没”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觉。

“青鸟去复还,高唐云不歇”两句,继续了仙境的描绘,“青鸟”在古代神话中往往是传递信息的使者,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与仙界之间的沟通,而“高唐云不歇”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永恒和平静状态的追求。

最后,“若华有馀照,淹留且晞发”两句,通过对光线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雅而深远的情怀。这里的“若华”指的是仙界中光彩夺目的景色,而“馀照”则是余晖,“淹留且晞发”则是在形容光线在仙境中的流转和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之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咏山榴诗

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无使孤株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咏甘蕉诗

抽叶固盈丈,擢本信兼围。

流甘掩椰实,弱缕冠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竹火笼诗

结根终南下,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岁暮待罗裙。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咏竹诗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