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侍读梅学士秋雪

秋宇霜华极,翻成暮雪飘。

影迷霄桂满,气助海钟调。

梅蘤装宫树,芦花著浦苕。

喜延梁客酒,愁敝洛人貂。

碧瓦千沟丽,银塘一色消。

雅篇工状物,精思入参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秋天的宇宙中霜花繁盛,化作漫天飞舞的暮雪。
月光下,桂花的影子弥漫天空,气息助动海中的钟声悠扬。
梅花装饰着宫殿的树木,芦花盛开在水边的芦苇丛中。
欢喜邀请宾客共饮美酒,却因衣衫破旧而忧虑。
碧绿的屋瓦映照出千条沟壑的美丽,清澈的池塘水面一片银白。
高雅的诗篇精细描绘万物,深邃的思考融入了深远的意境。

注释

霜华:秋天的霜花。
霄桂:月下的桂花。
海钟:海洋中的大钟。
梁客:远方的宾客。
洛人:洛阳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碧瓦:绿色的屋瓦。
雅篇:高雅的诗篇。
参寥:深远的境界或高远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雪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愁思。开篇“秋宇霜华极,翻成暮雪飘”立即设定了一个萧瑟的秋末冬初的氛围,霜花(即早晨结霜的花)被比喻为极致的美丽,而这份美丽却在暮色中悄然变成了飘飞的雪花。

接下来的“影迷霄桂满,气助海钟调”则描绘了夜幕降临后,桂树的影子迷离而又充满诗人的视野,而天地间的清气似乎在帮助那些古老的大钟发出和谐的音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声的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梅蘤装宫树,芦花著浦苕”中,梅花被比喻为珍贵的饰物,装点着皇宫中的树木,而芦花则轻盈地落在河岸边的小溪上。这里既表现了自然景象,也暗含对高洁之美和简约之美的赞赏。

“喜延梁客酒,愁敝洛人貂”一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一方面,诗人喜悦于与远方来客共同享用酒宴,分享彼此的故事;另一方面,对于身处遥远而又寒冷的洛阳城中的人们所穿着的貂皮大衣,却感到愁绪不断。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孤独与寒冷的体悟。

“碧瓦千沟丽,银塘一色消”通过对屋顶瓦片和河岸雪景的描写,再次强调了冬日的宁静与纯洁。碧绿色的瓦片在白雪中显得格外鲜明,而河岸边的雪则如同银河,融化后又变得一色无二,这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雅篇工状物,精思入参寥”最后,诗人自诩其诗作是经典中的佳作,能够巧妙地描绘万物,并且在思考中融汇了天地间的奥秘。这不仅是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美丽与孤寂的秋雪世界,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襄阳龙图燕给事庆仆序直禁林

右银仙闼倚云开,孤客缘何待诏来。

一节新恩迂使驿,五花前署隔公台。

英游但喜儒绅集,涸使偏惊吏腕催。

昼槛宝鹓翔帝竹,夕轩瑶斗挂宫槐。

朝无滥吹终逃郭,性有真愚敢望回。

隽老裁篇褒意重,远分江汉濯馀埃。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自讼一首

右辅朱轓守,南宫革履臣。

孤萤难助日,病木独依春。

暗懦疑蛇客,愚忠数马人。

谁知温省树,自诫鲁堂绅。

监令车中席,江山扇外尘。

何当能浼我,初不彊均茵。

事往方成悔,猜除且莹神。

由来矜百鍊,从此惜千钧。

素发惭华冕,虚舟谢要津。

洗心良有谓,佞佛不无因。案上仙书?,斋中梵氎巾。

更须穷僻地,香火报昌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西都官属咸备尹政得以仰成暇日池圃便同尘外因书所见以志一时之幸仍以东园吏隐命篇云

谁谓留都剧,翻同小隐年。

沐头休吏日,闭阁读书天。

竹町能依沼,山楼解纳烟。

瘿床閒拥肿,茅栋自连蜷。

岸阔沙留鸟,波平树系船。

雨荷朝橐重,霜果佛唇鲜。

玉甃浮杯地,冰涵给酿泉。

处阴灵蔡老,背坞晚䴥眠。

弈思才知路,琴欢肯要弦。

扇声方樾外,屐齿野桥边。

宫钥虽尸宠,岩廊合避贤。

有恩沦骨髓,无术效埃涓。

圭祀田供粟,公餐月费钱。

不知瓜代满,痴尹恋山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讲诗彻章置酒崇政殿讲官两府宗室近臣皆预会奏御

经艺尊诗学,书林眷讲臣。

礼将恩并渥,道与日俱新。

圣问临篇裕,王风即席淳。

妙谈开宝帙,高宴宠华绅。

朝笏仪庭鹭,宗藩瑞世麟。

天浆聊挹斗,帝曲豫回春。

惠洽需占象,欢留景驻轮。

诸儒稽古力,千载颂逢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