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觉院竹轩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钵中龙。

护馀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山中的僧人种植了数千棵竹子,每天竹林的清凉阴影越来越浓厚。
竹子随意生长,仿佛是天外来凤栖息其中,僧人甚至梦见自己变成竹杖中的龙。
竹叶如贝壳般翠绿,云朵的痕迹难以察觉,只有青苔在石头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
年老后,他希望能像莲社中的僧侣一样,手持一枝竹杖,步履蹒跚地履行约定。

注释

山僧:指山中的僧人。
清阴:清凉的阴影。
天外凤:比喻高洁的飞鸟,象征超凡。
等閒:随便,轻易。
贝叶:佛教中用来抄写经文的竹简或树叶。
云无迹:云彩般的竹叶痕迹难以察觉。
刺破:描绘竹叶覆盖下的苔藓。
石有踪:石头上的苔藓斑点。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表示清净。
策龙钟:拄杖行走,形容老态龙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僧精心种植竹子的情景,竹林日益繁茂,为僧舍带来清凉的阴庇。诗人以天外凤凰和化龙的神话意象,赞美竹子的高洁与不凡,暗示其品质如同神物。竹叶轻盈如贝,竹节斑驳的苔痕在石头上留下痕迹,展现出竹的生命力和坚韧。诗人老去后仍怀有出世之心,希望能像莲社中的僧侣一样,带着一枝竹归隐,即使步履蹒跚(龙钟),也坚持自己的修行之志。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赞美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5)

陈延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普明院

普明禅寺隐岩坰,狂客重来酒未醒。

云气竟拖龙尾白,山容尽比佛头青。

松林深处谁家屋,村墅斜阳若个亭。

莫问笑谈归去晚,有诗留与赤松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大安院

诗人假榻古兰若,松风涧水相泠泠。

优婆塞倾椰子酒,须菩提讲莲花经。

龙形老树雨知翠,佛头高山云见青。

借问仙人渺何许,飞升一去三千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恩波桥

富春胜趣景一幅,四面好山青簇簇。

浙江逶迤向东来,千里平铺鸭头绿。

老夫作官从此游,恩波阁道如虹浮。

凭栏夜半玩星斗,会稽分夜天南头。

是时万籁寂不作,惟见翱翔双白鹤。

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

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

商音袅袅洗人耳,惊起葛翁仙梦醒。

走着氅衣忙草草,开门误踢神炉倒。

丹光飞起掩月明,虎啸龙吟天地老。

形式: 古风

小山见梅

小雪梅香已破缄,罗浮春信许先探。

松林酒肆知谁醉,石壁题诗祇自惭。

未放翠禽呼梦觉,待教黄野纵鸾骖。

行当看我飞云顶,并取春魁压斗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