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蒲山草与荠山齐,澉浦潮来乍浦西。
白沃庙南看白马,巫言风雨夜长嘶。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和民俗风情。首句“蒲山草与荠山齐”,通过比较蒲山与荠山的高低,展现出江南地区连绵起伏的丘陵地貌,以及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次句“澉浦潮来乍浦西”则聚焦于潮汐,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临近海边,潮水涨落的自然规律清晰可见。
第三句“白沃庙南看白马”,诗人转向庙宇,可能是当地的一处名胜,庙前有白马雕塑,形象生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最后一句“巫言风雨夜长嘶”,点出当地的民间信仰,巫师预言风雨时白马会发出长嘶声,增添了神秘和乡土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传统,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体现了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系列中对江南风土人情的独特观察和表达。
不详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绿烟初洗兔华秋,片片鱼云静不流。
山月池边看未足,移船买酒弄珠楼。
鹦鹉湖流碧几湾,白龙湫水落陈山。
游人秦小娘祠过,社鼓声边醉酒还。
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棹横湖舟。
沾云寺东花已放,义妇堰南春可游。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