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其六十九)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巫子峰晴返景开",写出了巫山峰顶在晴朗天气中日光回照的景象,给人以明亮开阔之感。"秦女葬山隈"则引入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暗示了山川之间蕴含的历史与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闲听野老沙中语",通过"闲听"二字,传达出诗人静谧倾听的态度,仿佛能听到山间老人讲述的过往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可能与秦女的传说有关,也可能是关于这片土地的其他历史记忆。

最后一句"曾有毛民海上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毛民"可能是指古代的水边居民,他们从海边而来,暗示了此地地理位置的独特,以及文化交融的可能性。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民间传说的交织,展现了鸳鸯湖(或巫山一带)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

横浦东连白塔云,下方钟鼓落潮闻。

结成海气楼相似,煮就吴盐雪不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一)

劝郎莫饮黄支犀,劝郎莫听花冠鸡。

闻琴桥东海月上,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二)

鹰案绝顶海风晴,乌免秋残夜并生。

铁锁石塘三百里,惊涛啮尽寄奴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三)

招宝塘倾水浅深,会骸山古家销沉。

都缘世上钱神贵,地下刘伶改姓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