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二绝(其一)

杨王灭后少英雄,犹自澄思却月中。

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杨贵妃去世后,世间少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仍然在月光下深思冥想。
已经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得到惠妃的欢心,连曲江公都笑得合不拢嘴。

注释

杨王:指杨贵妃的丈夫唐玄宗,因杨贵妃受宠,故有此称。
澄思:深思熟虑,专心致志。
月中:借指夜晚或清寂的环境,也暗示高洁的品质。
惠妃:指唐玄宗的妃子,此处特指杨贵妃。
曲江公:可能指的是唐朝宰相张九龄,曾任曲江(今广州)尉,此处代指朝中重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唐相二绝(其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描绘,展现了唐朝灭亡后的一段故事。首句“杨王灭后少英雄”,暗示了唐朝由盛转衰,英雄人物逐渐凋零的时代背景。接着,“犹自澄思却月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深思过往,怀念那些曾经的英雄人物。

第三句“已得惠妃欢喜见”,点出了一位名叫惠妃的女性角色,她的出现似乎给诗人带来了一些慰藉或希望。最后一句“方头笑杀曲江公”,“方头”可能是指某人的特有风貌,而“曲江公”则可能是对唐代宰相张九龄的代称,以其在曲江宴会上的风度著称。这里的“笑杀”则带有讽刺意味,可能暗指这位曲江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或者他的处境令人感到可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描绘,寓言式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三)

孤绝山南寺,僧居无限清。

不知行道处,空听暮钟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二)

盘曲山前路,流年向此消。

兴亡须一吊,范叟卧山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留题石经院三首(其一)

岧峣山上寺,近在古城中。

苦恨河流远,长教眼力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秦虢夫人走马图二绝(其二)

朱幩玉勒控飞龙,笑语喧哗步骤同。

驰入九重人不见,金钿翠羽落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