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的《寄怀申岘山协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
首联“绥江归十日,未过戟门深”,描绘了诗人从绥江归来已经十天,但仍未见到友人所在的戟门深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颔联“以我秋葭抱,思君明月心”,运用比喻手法,以秋日芦苇的柔韧比作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明月照亮心间,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郊居仍读易,城隔不闻琴”,描述了友人在郊外居住,仍然坚持阅读《易经》,却因城市相隔而无法听到友人的琴声,体现了友人生活的宁静与专注,同时也暗示了两人相隔的遥远。
尾联“懒癖知能恕,蛮笺又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性格中懒散癖好的理解与宽容,同时提到友人通过书信(蛮笺)与自己保持联系,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沟通的持续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