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湘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

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访古暂陪湘水浒,忧时远到雪山阴。

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询问驿站寻找梅花的路越来越深,墙壁上谁贴着大雁的诗笺。
困于诗歌感叹人才凋零,提笔写作却惭愧时光荏苒。
探访古迹暂且陪伴湘江边,忧虑时事远至雪山之巅。
像牧羊人持节坚守,谁能有这般气概?只能借飞鸿寄托心声。

注释

问驿:询问驿站。
寻梅:寻找梅花。
路渐深:道路越来越深。
谁帖:谁贴着。
迈来禽:大雁的诗笺。
困诗:困于诗歌。
感叹:感叹。
人才旧:人才凋零。
投笔:提笔。
惭书:惭愧写作。
岁月今:现今的时光。
访古:探访古迹。
湘水浒:湘江边。
忧时:忧虑时事。
雪山阴:雪山之巅。
牧羝:牧羊人。
持节:坚守节操。
畴能似:谁能有这般。
空倩:只能借。
宾鸿:飞鸿。
寄音:寄托心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人才的叹息。

"问驿寻梅路渐深"一句,设定了诗人的行走环境,驿站旁的梅花引发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寻。"壁间谁帖迈来禽"则是对古人留下的书法作品表示怀念,迈指的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接下来两句"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人才辈出的感慨和自己才能未逮古人的自谦。这里的“困”字有被埋没的意思,可能是指当时的人才被埋没,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感到不足。

第三句"访古暂陪湘水浒"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寻和怀念,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与古人同游的情景。"忧时远到雪山阴"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历史变迁而生的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中的“牧羝”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而“畴能似”则表达了对这位朋友才能的赞赏和类比。最后,“空倩宾鸿为寄音”中“宾鸿”指的是古时书信中的称呼,"寄音"则是通过文字来传递自己的声音或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的自我评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的赞赏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过鄂渚登南楼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

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

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

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愚溪

为底先生此水居,正缘不解学颜愚。

身虽乐彼溪山似,名不期而天壤俱。

往事勿言今已矣,当时岂意在兹乎。

拟招故老穷佳胜,烟草萧萧宅一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过樊城用刘清叔韵

古垒连边色,烟芜带夕阳。

千年周翰祀,一瓣楚人香。

楼堞新宏壮,丘墟几废荒。

客怀明哲戒,飞梦绕吴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衡州值雨偶赋

行尽潇湘第几山,短舆轧轧费跻攀。

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宿霭弄阴风料峭,春泥障路雨斓斑。

韶华衮衮成虚掷,强托清吟解病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