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夜饮潘舍人家,有客携家妓来歌

小雨收晴作社寒。月桥花院篆香残。

杏腮桃脸黛眉弯。

歌拂燕梁牵客恨,醉临鸾镜怕人看。

良宵春梦绕屏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宋代韩淲的词作,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场景和情感。

第一首《浣溪沙·小雨收晴作社寒》描绘的是一个春日夜晚的小景。"小雨收晴作社寒",写出了雨后天气转晴,但仍有微寒之意,烘托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月桥花院篆香残",通过月色下的桥梁和盛开的花朵,以及篆香(焚香)的余烬,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意境。"杏腮桃脸黛眉弯"则以女子的美丽形象出现,暗示了宴席上可能有佳人的陪伴,增添了欢乐的气息。"歌拂燕梁牵客恨",歌声如燕子掠过屋梁,触动了游子的离愁别绪;"醉临鸾镜怕人看",借酒浇愁之余,主人公在照镜子时却怕见到自己憔悴的模样,流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一句"良宵春梦绕屏山",表达了主人公在这样的美好夜晚里,梦境中仍萦绕着屏风后的山峦,寓意着对远方或过去的思念。

第二首《浣溪沙·夜饮潘舍人家,有客携家妓来歌》则是描绘一次夜宴的热闹场景。"夜饮潘舍人家"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有客携家妓来歌"则揭示了宴会上的娱乐活动。"歌拂燕梁"与前一首中的"歌拂燕梁"相似,但这里的"潘舍"和"家妓"更显世俗风情。"牵客恨"可能指的是客人因妓女的歌声引发的情感波动,或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醉临鸾镜"同样表达醉酒后的自我审视,但这里的气氛更为轻松,可能是借酒消愁的欢愉。最后的"良宵春梦绕屏山"与前一首形成对比,这里的"春梦"可能更多地指向宴会上的欢娱而非深沉的思念。

总的来说,两首词都以音乐、美酒和女子为媒介,展现了不同的情绪和情境,韩淲的词作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三)

鸦矫荒寒燕复低。门前长草与人齐。

长桥南畔小桥西。

安得有诗同尔句,可教无酒泛其杯。

相思常苦易离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徐倅生朝

留得菖蒲酒一杯。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夜饮仲明小轩

一曲青山映小池。林疏人静月明时。

相逢杯酒也相宜。

醉眼不知春事少,欢情犹得漏声迟。

神仙何处梦魂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为仲如赋茉莉

滴滴琼英发翠绡。江梅标韵木香娇。

乍凉时候漏声遥。

欲绾鬓丝妆未了,半回身分曲初招。

霓裳依约梦魂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