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詹生还武夷

武夷之峰三十六,丹崖翠削骇心目。

干牛合斗灿星分,瞰越窥吴横地轴。

日照晴霞裂锦文,紫芝玉树生氤氲。

中有仙人摇白羽,散发赤脚踏青云。

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昼现色煌煌。

玉女姣好备洒扫,巍峨列侍君之旁。

吹篪击鼓挟白虎,碧玕之管鸣笙簧。

念此何时纵长驾,飘然顿足山之下。

便将羽袖拂流霞,更得神浆消永夏。

幔亭之宴者谁尊,知是神仙第几孙。

九曲寒流宜沐发,为我东归具玉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以及与神仙相关的想象。诗中以武夷山的三十六峰、丹崖翠壁、日照晴霞、紫芝玉树等自然景观开篇,展现了山川之美。接着,诗人通过“仙人”、“大王”、“玉女”等形象,融入了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昼现色煌煌。”描述了一座名为大王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色彩辉煌,象征着力量与尊贵。而“玉女”则以“姣好”形容其美丽,负责洒扫,侍奉在仙人的身旁,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辅助角色。

“吹篪击鼓挟白虎,碧玕之管鸣笙簧。”这一句描绘了仙人们在山中举行宴会时的场景,吹奏竹笛、敲击鼓乐,甚至有白虎相伴,使用碧玉制成的管乐器,鸣响笙簧,充满了神秘与和谐的气氛。

最后,“念此何时纵长驾,飘然顿足山之下。”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亲临此仙境的渴望,以及对山下生活的向往。通过“羽袖拂流霞,更得神浆消永夏”,诗人想象自己能以仙人的身份,挥动羽袖拂过流霞,获得神浆,消暑解渴,享受永恒的清凉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也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道教文化,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蠡湖赠李元锡

请以连城璧,敌君明月珠。

明月之珠安所如,鬻价双环千万馀。

灵蛇蚌胎相对烨,小星大星纷天衢。

道逢磊落见吾子,楚水吴山石齿齿。

鄱阳十月风气寒,夜静蛟龙不敢起。

蛟龙奋跃从东来,汉武秦皇安在哉。

联翩注弩三千士,破浪直射吼奔雷。

英雄驾驭赫神祖,手戮鲸鲲混区宇。

当年战骨乱如麻,祇今夜夜号风雨。

浩浩长江万里流,秣陵王气胜中州。

采桑岐陌知谁是,夫婿青丝坐上头。

鸳鸯片片成双瓦,参差绿架绾春愁。

圣主当轩朝策士,匹马长安暂复游。

形式: 古风

有客

有客形容黯如漆,裙短不覆才到膝。

不知两眼为谁青,但取高歌留白日。

读书十载北山中,泉石泠泠常溯风。

兴狂便掣青萍剑,气奋欲挂扶桑弓。

年来上策献天子,彩笔挥成裂云绮。

势蹋昆崙万仞峰,更倾百折东流水。

风云散合近如何,点额屡困空蹉跎。

春草春花长驻世,祇应蜡屐扪青萝。

桂枝纠结徒相恋,下看世俗成滂沱。

呜呼,下看世俗成滂沱,古来偃蹇何其多。

形式: 古风

赠刘觐国

君且饮,我当歌,江间日出扬早波。

塞上劲雪吹胡沙,行到芜城菊未花,石头南下少人家。

此时作客讵堪陈,红霞断续垂缤纷。

匣中宝剑光芒在,古木尽落低寒云。

寒云缥缈流天外,路远迢遥不可会。

陂泽常生并蒂莲,佳人为觅同心佩。

红楼宝碗酣朝辉,何许关情久未归。

中妇流黄沾泪尽,仙郎白雪少人知。

与君历尽关山路,险阻交情难具诉。

祇将薄骨抵风尘,浪说黄金买词赋。

词赋风流未可期,西山日夕水云迟。

君归再奋雄飞翼,我归便倒高阳池。

他时更忆幽栖客,谁谓商山无桂芝。

形式: 古风

题张生写鹰树图

画鹰须画神,写树须写根。

张生画鹰鹰欲动,恍惚两翼淩苍旻。

一石点缀太磊落,槎枒古树攒江滨。

江滨树亦得,水底明朝日。

急添粉练细作韝,恐其听秋风而自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