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运属秘书惠诗

雪扑征鞍岸涨沙,不辞天阙去程赊。

江梅笑处人为客,仙桂香时雁到家。

秦地少年应办酒,江南词客好酬花。

锦衣綵仗还乡路,欲访萍踪问钓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雪花纷飞打在远行的马鞍上,岸边沙滩也被积雪覆盖,我不怕长途跋涉离开京都。
当梅花绽放的笑容映照江面,我却如过客般漂泊他乡;当桂花香气四溢,大雁已归巢,我也渴望回家。
秦地的少年们准备了美酒,江南的文人墨客则期待以诗词佳作答谢花的盛情。
身着华丽衣裳,手持彩旗踏上回乡之路,我想要寻找那片曾经的萍踪,询问是否能像渔舟一样回归宁静。

注释

征鞍:远行的马鞍。
天阙:京都,这里指朝廷所在地。
江梅:江边的梅花。
仙桂:传说中的仙人所种的桂花,象征家乡。
秦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泛指北方。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
锦衣綵仗:华丽的衣饰和仪仗,形容归乡的荣耀。
萍踪:比喻漂泊不定的踪迹。
钓槎:指渔舟,这里代指归乡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谢运属秘书惠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以及他对友谊和自然美景的赞美。

“雪扑征鞍岸涨沙,不辞天阙去程赊。”开篇便以壮观的意象展现了行旅中的艰难与奔波。诗人通过描绘积雪覆盖的马鞍和河岸上堆积的沙石,以及不畏艰险、继续前行的情景,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江梅笑处人为客,仙桂香时雁到家。”这里诗人转换了语境,将目光投向江边的梅花,借梅花之笑意喻指自己在异乡作客的情怀。同时,“仙桂”可能暗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追求,而“雁到家”则给人一种期待与归属感。

“秦地少年应办酒,江南词客好酬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共饮美酒、赋诗唱和的向往。这里的“秦地少年”可能是指某位在长安一带的年轻友人,而“江南词客”则是自指,显示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

“锦衣綵仗还乡路,欲访萍踪问钓槎。”末尾两句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情景。穿着华丽的衣服,拿着装饰品(綵仗)踏上归途,表明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日旧友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邵武危秀才惠长笺

须知秋日胜春朝,一鹤凌空振羽毛。

满轴文章慰衰病,十年灯火困英豪。

良医先为肱三折,合负终看钓六鳌。

郑老襟期幸同调,新诗时与寄亭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谢筠守赵从周寄黄蘖中洲茶

道院文书静,传签报两衙。

笼山疏药圃,祖寺摘春茶。

珍品少为贵,佳名远更誇。

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谦仲好古携酒见过伯氏以诗谢之次韵

我生南北本殊津,邂逅相逢若聚蘋。

故纳破愁成一笑,应怜对影只三人。

居嫌共邑犹分袂,醉觉同心只异身。

送客溪边一惆怅,新欢过眼又前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赋洞庭柑

两潮船上别苏台,岁历侵人鹤化胎。

霜实可怜今入眼,佳人何日问重来。

黄金丸逐惊飞肉,白露团凝别恨腮。

重待扁舟落吾手,为君先报柳郎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