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李白古风(其三)

崔嵬千仞冈,上有孤生桐。

凡禽不敢过,威凤日相从。

高标本虚心,至和含其中。

采之献清庙,雅奏谐黄钟。

时无子期侣,空山饱霜风。

自分沟中断,行为爨下充。

幸逢蔡中郎,得登君子宫。

愿言承左右,备君燕閒供。

养君中和性,庶以效微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生长在高峻山冈上的桐树,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象征意义。开篇“崔嵬千仞冈,上有孤生桐”描绘了桐树生长的环境,高山之上,孤独而坚韧。接着“凡禽不敢过,威凤日相从”,通过对比普通鸟类与凤凰的活动,突出了这棵桐树的非凡之处,暗示其可能承载着某种神圣或超凡的意义。

“高标本虚心,至和含其中”进一步赞美了桐树的品格,高耸入云却内心谦逊,蕴含着和谐与至善之道。“采之献清庙,雅奏谐黄钟”则表达了桐树被赋予的崇高价值,其果实或木材可能被用于祭祀或音乐制作,象征着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

然而,“时无子期侣,空山饱霜风”揭示了桐树面临的孤独与挑战,它没有同伴,只能独自面对自然界的严酷考验。尽管如此,“自分沟中断,行为爨下充”,桐树依然坚守自我,即使最终可能成为柴火,也未曾放弃其内在的价值。

转折点出现在“幸逢蔡中郎,得登君子宫”,这里诗人想象桐树遇到了蔡邕这样的知音,得以进入更高层次的社会,展现其价值。最后,“愿言承左右,备君燕閒供。养君中和性,庶以效微躬”表达了诗人希望桐树能继续发挥其和谐与平衡的力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孤独但坚韧的桐树,寓意深远,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生物之美,更寄托了对和谐、平衡与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6)

李坚(贞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李白古风(其四)

志士怀当世,众人谋一身。

志士惧来日,众人惜今晨。

讵知当世安,未为一身贫。

盖棺苟遗臭,生前奚足珍。

所以首阳薇,万古扶彝伦。

不见上蔡吠,瞥眼成烟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拟李白古风(其五)

少陵真人豪,稷契心自许。

周遭澒洞间,百折水东注。

短褐才掩胫,破庐不蔽雨。

犹轸当时忧,不暇一身诉。

心期万广厦,大庇寒士聚。

地下千载人,谁为唐宰辅。

肉食不怀谋,藿食乃心苦。

形式: 古风

拟李白古风(其六)

驱车上长安,经从古周京。

矫首周京道,彳亍伤我情。

旁岐纷百出,过者迷纵横。

古道委丛棘,狐兔相经营。

问之父老言,此理非难明。

岐路便捷足,正途多迂程。

哀哉百岁后,谁人问周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李白古风(其七)

习巧每多拙,大黠还成痴。

君看浊世中,汨没畴能知。

籯金计来胤,恨不丘山巍。

有生不朽图,及时忽竞持。

形声一朝谢,草莽甘沦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