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一)

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

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

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

饥乌识人饿,不来屋角翻。

下投落叶堆,乱啄枯木根。

似感翼尚完,劳据仍天恩。

民生有转机,未妨乞食存。

八月御重裌,于理当已温。

何以风略吹,悚然凉心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涨平后的散步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坚韧。首句“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运用拟人手法,将云彩和水面赋予生命,生动地描绘了云彩在白天包裹着天空,而到了黄昏则仿佛沉睡在水面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更迭,新长出的青苔痕迹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痕迹,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描绘了天气逐渐变暖,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享受春日的温暖,体现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则通过对比江湖与巷村的景象,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生命力,江湖泥泞而广阔,巷村则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两者都充满了生机。

“饥乌识人饿,不来屋角翻”一句,通过乌鸦的行为反衬出人的存在感,乌鸦似乎能感知到人的饥饿,但并未在屋角翻飞,可能是因为对人的同情或畏惧,这一细节增添了诗的温情与深意。

“下投落叶堆,乱啄枯木根”描述了乌鸦在落叶堆中寻找食物,啄食枯木根的情景,既表现了乌鸦的生存智慧,也隐含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竞争。

“似感翼尚完,劳据仍天恩”表达了乌鸦虽处于困境但仍保持尊严,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同时也暗喻了人类面对困难时应有的态度。

“民生有转机,未妨乞食存”则是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即使生活艰难,也不应放弃希望,保持生存的意志。

“八月御重裌,于理当已温”提到八月时节,人们穿着厚重的衣服,应该已经感到温暖,体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何以风略吹,悚然凉心魂”表达了对微风的感知,虽然微风吹来带来一丝凉意,却让人心灵为之触动,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温柔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水涨平后散步登北城作二章(其二)

狼藉城头云,惨与水光凝。

乱山插水底,密舶压山碇。

迥然谁家楼,孤柳索犹剩。

似我摇落馀,独拄万象靓。

窭人艰一身,势难活群命。

徒借歌哭狂,哆口论时病。

西壁开晚阳,千里纳空映。

庶夺元浩还,不受梦气胜。

郊原如大湖,金采一泓定。

堤防将就颓,东泄势毋劲。

形式: 古风

朱生惠安息香饼酬之以诗十韵

病馀情不绮,春国我今禅。

频迓希夷梦,抵游兜率天。

蛛丝风袅袅,兰瓣露娟娟。

庄叟止虚白,扬雄著太玄。

花雏沈水盥,邻闼小红弦。

痴绝望相怨,因之吟可怜。

自今习蒲衲,所寄但云泉。

老屋松根雨,神幡艾纳烟。

且安眠细腻,略领味疏妍。

惭愧卫叔宝,河阳非昔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梵楼

梵楼寂似空山空,空庭古绿吹古松。

古松化烟不化水,月愁烟障烟愁风。

江风过城却当夕,松盖亭亭月初直。

梦中抱瓮坐庭石,酒有松香露来滴。

松露一滴酒一觥,醉看衣影松枝横。

风斜激影作云片,吹上瑶坛鹤背青。

形式: 古风

秋日病中咏怀诗二十一章(其一)

秋花芳未歇,秋鸟啼其枝。

款念如西风,冥默往与期。

天韬得纯善,深酝穷妙姿。

含贞慎所受,霜雹皆华滋。

斜日动襟带,仰看云逶迟。

陶然寄新悦,宿酒方在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