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首句“懒散形骸不自持”表现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对世俗琐事的超脱。次句“黄冠聊束鬓边丝”暗示了诗人身着道袍,以简朴的装饰表达内心的宁静。
“频来猿鹤浑相识”写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山中动物相处融洽,仿佛成为了朋友。而“久混龙蛇竟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隔绝,融入山水之间,连人与物的界限都模糊了。
“养拙最宜情澹泊”表达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享受宁静淡泊的乐趣。他认为,保持质朴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保全生命、获得完整人生的关键。“全生深藉德支离”则强调了道德品质对于完整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看云本自忘饥渴,况有冰泉与石芝”,诗人以云为伴,忘却生活的艰辛,更享受着山中清泉和仙草带来的滋养,流露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满足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山居生活的惬意与超然,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