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庭

月到君山酒半醒,朗吟疑有水仙听。

无人识我真闲事,赢得高秋看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翻译

月亮照在君山时,我酒意微醒,朗声吟诵,仿佛听到水仙在倾听。
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的闲适,只能在这个高爽的秋天,独自欣赏洞庭湖的美景。

注释

月:月亮。
君山:湖南岳阳楼附近的君山。
酒半醒:酒意稍退。
朗吟:大声吟诵。
水仙:传说中的仙子,象征清雅。
无人识:没有人理解。
真闲事:真正的闲适生活。
赢得:得到。
高秋:深秋。
洞庭:洞庭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于洞庭湖畔,借助月色和酒意,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自欣赏和领悟。"月到君山酒半醒"一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醉意的夜景。月光洒在君山之上,而诗人则沉浸于酒的温馨与自然的交融之中。

"朗吟疑有水仙听",诗人以清朗的声音吟咏着诗句,仿佛能引得洞庭湖中的水仙前来聆听。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更透露出他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无人识我真闲事"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这份宁静与孤独,不愿意让外人打扰他的内心世界。他享受着这种远离尘嚣、只属于自己的真正悠闲时光。

最后,"赢得高秋看洞庭"则是诗人通过这次夜宿洞庭的体验,获得了更深层次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领略。"赢得"一词意味着他从这次经历中收获颇丰,而"高秋"则增加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交织的诗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们追求精神寄托与超脱世俗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18)

郑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 字:云叟
  • 籍贯:滑州白马(河南滑县)
  • 生卒年:866-939

相关古诗词

景福中作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

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题中条静观

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

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病僧寮

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

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霍山秦尊师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浑如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