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
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寺庙里的僧人因病而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情景。"佛前香印废晨烧,金锡当门照寂寥"两句通过对香炉中残余的香印和大殿门前的金灯照射出的光芒来描绘僧人的居住环境,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接着的"童子不知师病困,报风吹折好芭蕉"则表达了僧人因为年迈和疾病缠身,而周围的小孩子也不了解他的不适,只是报告着外面被风吹倒的芭蕉树,这些都加深了僧人的孤独感。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僧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郑遨对于生活中孤独者的深切同情。
不详
唐代诗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
老鹤玄猿伴采芝,有时长叹独移时。
翠娥红粉浑如剑,杀尽世人人不知。
闷见有人寻,移庵更入深。
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
醉劝头陀酒,闲教孺子吟。
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
冥心栖太室,散发浸流泉。
采柏时逢麝,看云忽见山。
夏狂冲雨戏,春醉戴花眠。
绝顶登云望,东都一点烟。
不求朝野知,卧见岁华移。
采药归侵夜,听松饭过时。
荷竿寻水钓,背局上岩棋。
祭庙人来说,中原正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