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咏莲漏”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花与水漏之间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以“圆音”象征莲花的清净与和谐,仿佛佛音般悠扬,引人入胜。池边有人前来,预示着与自然的亲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描述了莲花漏的精巧构造,千朵莲花作为漏孔,寓意着莲花的繁盛与纯净,同时,九品台象征着莲花的层次与品级,展现出莲花的高洁与不凡。
“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进一步描绘了莲花漏的细节与效果。细微之处,莲花的白净与纯洁得以体现;而莲花的余润则滋养了青苔,体现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
最后,“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漏深层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处景观,更蕴含着自然之道与生命哲学。即使在看似平凡的角落,也能发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奇迹,如同一杯水中的深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漏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明代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