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莲漏限韵(其一)

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

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

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

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咏莲漏”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莲花与水漏之间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以“圆音”象征莲花的清净与和谐,仿佛佛音般悠扬,引人入胜。池边有人前来,预示着与自然的亲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描述了莲花漏的精巧构造,千朵莲花作为漏孔,寓意着莲花的繁盛与纯净,同时,九品台象征着莲花的层次与品级,展现出莲花的高洁与不凡。

“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进一步描绘了莲花漏的细节与效果。细微之处,莲花的白净与纯洁得以体现;而莲花的余润则滋养了青苔,体现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生。

最后,“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漏深层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处景观,更蕴含着自然之道与生命哲学。即使在看似平凡的角落,也能发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奇迹,如同一杯水中的深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漏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明代咏物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莲漏限韵(其二)

脉脉割昏晓,明明无往来。

土圭停昼影,钟乳滴华台。

八水金沙地,千丝石发苔。

凭谁问消息,沧海一浮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答高裕公邑佐见寄韵

隔水遥相见,清风若许长。

全凭诗酒力,消遣簿书忙。

大雅崇昭代,新声薄晚唐。

野人扣牛角,为尔和康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答梁弋云见过韵

不于城市见,乃在水云边。

我欲狂歌去,君来且驻船。

雾深知豹变,泽媚识珠圆。

珍重闻诗者,阳春莫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罗浮山三十咏(其一)

閒身初住铁桥东,回忆家山事事同。

就树选藤增健仆,入林逢药慰衰翁。

峰高岂碍当中日,谷静常来正面风。

谁信岭云犹可赠,不堪持赠但长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