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二首(其二)

数行墨牒只身归,叹息家园事总非。

门巷凋残馀燕垒,亲朋零落半鹑衣。

难寻手泽书千卷,且拜荒阡树十围。

野老村童争拥看,乌头能白世间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圣玉从辽东归来后,对家乡变迁的感慨与哀叹。首句“数行墨牒只身归”,形象地展现了吴圣玉独自一人,带着几行简短的文书返回家乡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疲惫。接着,“叹息家园事总非”一句,直接表达了他对家乡变化的无奈与哀伤,暗示了家园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

“门巷凋残馀燕垒,亲朋零落半鹑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家乡的衰败景象。门巷破败,只剩下燕巢残存,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不再;亲朋好友中,许多人生活困苦,穿着破旧,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难寻手泽书千卷,且拜荒阡树十围。”这里,诗人感叹自己难以找到祖先留下的书籍,只能在荒凉的墓地前,对着十围粗的大树默哀,表达了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惋惜。

最后,“野老村童争拥看,乌头能白世间稀。”这句诗以生动的场景收尾,描述了乡间的老人和孩童都来围观吴圣玉,而白发老人在世间已经很少见了,既体现了乡民的好奇心,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老珠黄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35)

潘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屈翁山

燕山晋塞早凭陵,老去丘园自枕肱。

奉母安期蒲九节,著书弘景阁三层。

琴心久歇辞谣诼,龙性初驯避弋矰。

终竟才人须学道,才华减处道缘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浴日亭

孤亭临望尽重溟,天水相摩不断青。

日跃半洋皆紫电,潮来大地一浮萍。

鹏游世界原空阔,蜃吐楼台自杳冥。

何必褰裳慕蓬岛,当知此地即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广武

盖世英雄项与刘,曹奸马谲实堪羞。

阮生一掬西风泪,不为前朝楚汉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天柱峰僧饷黄独

黄独分来瓦铫边,香丁紫芋大于拳。

笑他懒瓒浑闲事,误却长源三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