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靖节集

羲皇世远矣,圣道久秕糠。

纵有鲁中叟,弥缝犹未遑。

况复经秦火,烬末谁能匡。

赤帝按剑起,犄角重傍徨。

天运如此耳,不饮之何方。

壶觞辄自引,未肯须臾忘。

匪苟好沉湎,逃名托醉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远古的伏羲时代已经久远,圣人的教化之道早已衰败如秕糠。
即使有像鲁国的老者,也无暇去修补这残缺的道德。
更何况经历了秦朝的焚书之祸,连残存的知识也难以恢复。
炎帝手持宝剑跃然而起,世界再次陷入混乱和迷茫。
天命如此,若不饮酒何处寻求解脱呢?
我常常独自举杯,片刻也不愿忘记借酒消愁。
我并非喜好过度饮酒,而是借醉逃避名声的困扰。

注释

羲皇: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圣王。
秕糠: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鲁中叟:鲁国的老者,指孔子。
弥缝:修补,弥补。
秦火: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
烬末:残余,遗留。
赤帝: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犄角:比喻对抗或冲突。
天运:天命,自然的运行规律。
壶觞:古代盛酒的器皿。
沉湎:沉迷,过度饮酒。
逃名:逃避名声,不愿被束缚。

鉴赏

这首宋诗《读靖节集》是赵友直所作,通过对陶渊明(靖节先生)诗歌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人之道式微的感慨。他认为在遥远的羲皇时代之后,圣人的教诲已经变得衰落,即使有像鲁国孔子那样的贤者,也无法立即恢复。诗人进一步指出,经过秦朝焚书的浩劫,儒家经典几乎荡然无存,没有人能挽救这一局面。他借用“赤帝按剑起”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在困境中无所适从。

诗人认为,面对这样的天运,逃避现实并非良策,饮酒成为了他暂时逃避和寻求慰藉的方式。但他并非沉溺于酒,而是借此暂时逃离世俗的纷扰,以求得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在乱世中的无奈选择。

收录诗词(74)

赵友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悬剑歌

家徒四壁何所有,横悬三尺电光溜。

床头醉看白虹飞,中夜犹惊玉龙吼。

潜倚空山泣鬼神,寒芒逼人动牛斗。

无乃干将是前身,莫邪清淬浑天授。

今者羞为妇女看,霜棱蟠蛰匣中久。

何日露拔斩长鲸,启函一展剸犀手。

豪曹湛卢祇自珍,雷焕张华世莫遘。

傥尔识取英雄眸,此时挥霍任驰骤。

形式: 古风

垂竿终日坐苔矶,两岸芦花作雪飞。

鱼在深波刚不食,蓑披一片冻云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悲千二弟

哀哉我弟兮,一梦竟何归。

堂前紫荆萎,天边鸿雁离。

曩尔有志青云技,兹尔回头万事非。

黄卷窗前不再展,瑶琴月下谁复挥。

我今为尔写哀词,花笺滴泪声歔欷。

形式: 古风

景物

景物撩人□,兴思百念攒。

亨屯原有定,呼酒拚红颜。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