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
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但精神矍铄的先生,他的心境宁静,面色红润,步履轻盈。他已经将自己的身心寄托给了像壶丘子这样的隐逸之人,表达了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未来,可能会追随姚先生的脚步,去寻找像靖长官那样的贤者所居之处,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老逢熙运乞前官,病遇先生得内丹。
一饱有期吾事了,千年不死后人看。
郑公龙变不容亲,犹有先生不绝尘。
定力不为生死动,始知天地有闲人。
老怯危桥泥没膝,喜闻吾党政如春。
须君不惜千金费,此后宁无我辈人。
稍开襟抱使心宽,大放酒肠须盏乾。
珠帘十里城南道,肯作当年小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