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蜕龙洞

荟蔚苍岩下,灵踪此暂蟠。

云雷一夜起,风雨满山寒。

骨腐苔方绿,涎馀石未乾。

试凭图画去,聊羡叶公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蜕龙洞的神秘与自然之美。首句“荟蔚苍岩下”,以“荟蔚”形容洞穴所在之地的茂密与幽深,暗示着洞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奇观。“灵踪此暂蟠”,则点明了洞穴的特殊之处,似乎曾有某种超乎寻常的存在驻足于此,留下神秘的痕迹。

接着,“云雷一夜起,风雨满山寒。”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洞穴周围的氛围。夜晚,云雷聚集,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而随之而来的风雨不仅带来了寒冷,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洞穴内部可能蕴含着某种力量或秘密。

“骨腐苔方绿,涎馀石未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洞穴内的景象。随着岁月的流逝,洞穴中的生物遗骸已经腐朽,但新生命的迹象——绿色的苔藓正在生长,展现出自然循环的力量。同时,洞穴中残留的湿润气息还未完全消散,暗示着这里仍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试凭图画去,聊羡叶公看。”诗人表达了对洞穴之美的向往和对无法亲眼目睹其神奇景象的遗憾。这里的“叶公”典故出自《庄子》,原指喜欢龙却害怕真龙的人。在这里,诗人借用“叶公”来表达自己对洞穴美景的渴望,仿佛想要成为那个能够欣赏到洞穴真正魅力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蜕龙洞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收录诗词(3)

徐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国院

岑寂千山曲,萦纡一径微。

楼台青嶂合,窗户乱云飞。

野色侵僧衲,池光射客衣。

偶来修吏隐,到此益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中秋月集句(其一)

玉露中秋夜,亭亭月正圆。

一霄当皎洁,万象共澄鲜。

送别高台上,添愁野帐前。

无因驻清景,歌舞入明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月集句(其二)

凉夜清秋半,常娥照玉轮。

九霄微有露,万里正无尘。

气射繁星灭,明翻宿鸟频。

寥寥天地内,风景一时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昆山慧聚寺集句

全吴临巨溟,青山天一隅。

静境林麓好,胜槩凌方壶。

泓泓野泉洁,暧暧烟谷虚。

攀云造禅扃,跻险筑幽居。

道人刺猛虎,复来薙榛芜。

咄嗟檀施开,以有此屋庐。

侧叠万古石,功就岂斯须。

磥砢成广殿,鬼工不可图。

有穷者孟郊,过此亦踌躇。

赋诗留岩屏,词律响琼琚。

我访岑寂境,幸与高士俱。

时升翠微上,凉阁对红蕖。

岸帻偃东斋,果药杂纷敷。

上方风景清,华敞绰有馀。

高窗瞰远郊,万壑明晴初。

赏爱未能去,赪霞照桑榆。

老僧道机熟,闲持贝叶书。

秉心识本源,高谈出有无。

茗酌待幽客,顿令烦抱舒。

儒道虽异门,意合不为殊。

抖擞垢秽衣,惟有牟尼珠。

馀生愿休止,投策谢归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