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别蓬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蓬庵”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染翰年年直禁闱”,点出诗人作为文官的身份,每年都在皇宫内工作,暗示其生活虽忙碌却也充满文墨之气。接着“此身生计未应微”一句,表明尽管生活可能清贫,但并不觉得微不足道,流露出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
“惯听风雨蓬为屋,小凿池塘竹映扉”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氛围。风雨中的蓬屋象征着简陋的居所,而池塘与竹林则带来了一丝生机与雅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在客亦知聊暂泊,出门那忍遽相违”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开“蓬庵”的不舍之情。即使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停留,也不忍心立即离开,流露出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
最后,“山灵不用移文诮,滋味依然一布衣”一句,诗人以山灵自喻,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内心仍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不因地位的变化而改变本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某种反思,以及对回归自然、保持本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某种疏离感,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