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九日瞻望大驾渡江作

风送龙舟正落潮,山形盘踞郁岧峣。

帝图久已超三代,王气何曾数六朝。

樯橹中流江路迥,旌旗夹岸海天遥。

只今万国歌游豫,不独康衢稚子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乘龙舟渡江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深沉的文化底蕴。首联“风送龙舟正落潮,山形盘踞郁岧峣”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龙舟在风力的推动下缓缓前行,而周围的山峦则静默地守护着这一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壮丽的氛围。

颔联“帝图久已超三代,王气何曾数六朝”通过对比历史上的盛衰更替,表达了对当前盛世的赞美与自豪。这里“帝图”指的是帝王的统治图景,“超三代”意味着超越了夏、商、周三代的辉煌,“王气”则是指王者之气,暗示了国家的强盛与繁荣。“何曾数六朝”则是在强调这种盛况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个时期,而是长久以来的持续发展。

颈联“樯橹中流江路迥,旌旗夹岸海天遥”进一步描绘了渡江时的宏大场面。龙舟在江心航行,远处的樯橹与江面形成对比,显得格外辽阔;两岸的旌旗随风飘扬,与远方的海天相连,展现出辽远的视野和壮观的景象。

尾联“只今万国歌游豫,不独康衢稚子谣”则将视角拉回现实,表达了当今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不仅体现在繁华的街道上,连孩童的歌声中也充满了欢乐与满足。这句诗以民谣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国家的昌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龙舟渡江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还蕴含了对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深刻情感,以及对历史传承与文化自信的表达。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次淮安西关

独客微吟夜不眠,官航初换宿淮堧。

烟深灯火津桥市,月下帆樯贾客船。

千里河流长不息,两城更鼓互相传。

含情未得询陈迹,韩信祠荒草满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晓入清河舟中眺望

风帆晓入清河口,野岸晴飞白鸟群。

水入淮流千里合,路通齐地一支分。

驰心辇下常看日,回首江东已隔云。

试问县楼应不远,夜来更鼓月中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江行得便风快甚民望索诗遂赋

舟泛长江一苇轻,棹歌齐发浪花生。

才看帆腹添风力,便觉船头响涧声。

涉远底须登陆路,凭虚真欲上苍冥。

题诗为报偕行客,同是鹍鹏十万程。

形式: 七言律诗

寄京师诸友

法驾时巡出紫宸,从行犹及布衣臣。

驱驰不觉离情远,感激惟知宠渥新。

乡信到时应岁晚,征途随处逐阳春。

两京宫阙遥相望,云树沉沉入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