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

几时重接汝南评,两桨留连不计程。

白浪黏天无限断,玄云垂野少晴明。

平皋望望欲何向,薄宦嗟嗟空此行。

会有开樽相劝日,鹡鸰随处共飞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何时能再次相聚汝南评,双桨荡漾不知归程长。
滔滔白浪连天无尽,乌云低垂野外难得晴朗。
在平坦的水边眺望,不知要去何方,微官生涯感叹,空此一遭出行。
终有那么一天,会有人举杯劝饮,就像鹡鸰鸟随地飞翔,相伴同行。

注释

几时:何时。
重接:再次相聚。
汝南评:汝南的评价或聚会。
两桨:双桨。
留连:荡漾。
白浪:滔滔白浪。
黏天:连天。
玄云:乌云。
垂野:低垂野外。
少晴明:难得晴朗。
平皋:平坦的水边。
望望:眺望。
何向:去向何处。
薄宦:微官生涯。
嗟嗟:感叹声。
空此行:空此一遭出行。
会有:终有。
开樽:举杯。
相劝日:劝饮的日子。
鹡鸰:一种鸟,常用来比喻兄弟亲情。
随处:随地。
共飞鸣:相伴同行,飞翔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船遇到风阻,无法前进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能与亲人共饮酒、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期待。

"几时重接汝南评" 这句表明诗人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汝南地区,"评"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地名或者是评价的意思。"两桨留连不计程" 则是在说虽然船只停滞,但并不计算行进的距离,因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白浪黏天无限断,玄云垂野少晴明" 描述的是波涛不断、云雾缭绕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郁闷和不易察觉的希望。

"平皋望望欲何向,薄宦嗟嗟空此行" 中,“平皋”可能是指一个地名,而“薄宦”则可能是指微薄的功业或官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方向的迷茫和对目前处境的感慨。

最后两句 "会有开樽相劝日,鹡鸰随处共飞鸣" 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与亲人共同开怀畅饮,同时也描绘了自然界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西山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长谣泪满衫。

但道使君留不得,那知肯更忆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西风

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

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

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

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

起视天正黑,弱云乱纵横。

似有霰雪飘,不复星斗明。

时节忽如此,重令壮心惊。

谅无同忧人,樽酒安可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西帅

吾君英睿超光武,良将西征捍隗嚣。

誓斩郅支聊出塞,生擒颉利始归朝。

一丸岂虑封函谷,千骑无由饮渭桥。

好立功名标竹素,莫教空说霍嫖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观王氏雪图

崔嵬相映雪重重,茅屋柴门在半峰。

想有幽人遗世事,独临青峭倚长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