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

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

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

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名为《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李贽以独特视角,描绘了重阳佳节在极乐寺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友人的期待与喜悦。

首联“世道由来未可孤,百年端的是吾徒”,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坚定信念,认为在纷扰的世界中,坚持自我,坚守正道的人并非孤单,他们代表着真正的价值和力量。

颔联“时逢重九花应醉,人至论心病亦苏”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菊花盛开,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同时也暗示着与友人的相聚能治愈内心的疾病,带来心灵的慰藉。

颈联“老桧深枝喧暮鹊,西风落日下庭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老桧树、暮归的喜鹊、西下的落日、庭院中的梧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隐含着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尾联“黄金台上思千里,为报中郎速进途”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期待友人尽快前来,共度佳节,共享欢乐。黄金台的典故,原指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其上,招揽贤士的故事,这里借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友情的深情呼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元日极乐寺大雨雪

万国衣冠共一新,婆娑独占上方春。

谁知向阙山呼日,正是飞花极乐辰。

寂寂僧归云际寺,溶溶月照陇头人。

年来鬓发随刀落,欲脱尘劳却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

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孙身。

才倾八斗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

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

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

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

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

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