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渡河

河北山形压天半,左挟军都东海岸。

云腾风掣到河阳,二千里馀青一断。

我来经过卫州西,云巘回头百回看。

竹林亭立明玕清,原泉飞下珍珠散。

想见幽人尚《考盘》,安得同归脱鞿绊。

北风忽出白陉口,吹渡秋河百川灌。

山川聊供中流喜,舟车顾有知津叹。

西南广武数峰来,屈指英雄几更换。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姚鼐的《获嘉渡河》描绘了河北山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感。首句“河北山形压天半”展现了山势的雄浑高耸,紧接着“左挟军都东海岸”点明了地理位置。诗人行经卫州西,被沿途的云雾缭绕的山巘吸引,反复回首欣赏,形象地写出“云巘回头百回看”。

“竹林亭立明玕清,原泉飞下珍珠散”两句,通过描绘竹林的清幽和泉水的灵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人想象隐士在此处的生活,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想见幽人尚《考盘》,安得同归脱鞿绊”,借用《考槃》的典故,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北风吹过白陉口,带来秋意,河水泛滥,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更迭。“山川聊供中流喜,舟车顾有知津叹”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感叹。

最后,诗人遥望西南广武山峰,感慨英雄辈出的历史变迁,“西南广武数峰来,屈指英雄几更换”。整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展现出清人姚鼐独特的诗风。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应山至孝感道中

山光异远近,閒若重楼花。

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

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

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屈更招蕲巴。

胸吞云梦不芥蒂,囊括汉国无离?。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䴥。

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雅。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万寿寺松树歌呈张祭酒

万寿寺有元朝松,七株偃仰无一同。

五百馀年到今植,几时变化风雨中。

我来频见尚动色,挐攫未敢趋当中。

甲戌京华夏初及,礼闱始散群贤集。

翰林邀客会城西,寺门正带朝晖入。

冥冥气蓄雷霆寒,飒飒风摇露枝湿。

是时同辈八九人,鼐也年才逾二十。

同披单衫趿轻履,一时散向松閒立。

风流诸客皆好文,当筵意气陵青云。

有松尝经几辈客,高论松前曾几闻。

自从车马寺外分,十年一半为邱坟。

呜呼此地松犹在,薄游曳杖僧窗外。

万里秋吹辽海空,重阴昼塞西山隘。

独听飕䬟恐欲生,况经摇落情先废。

借问种松树,松树何处无。

吾邑最南境,何止百万株。

上枝摇荡潜霍云,下根磅礴松山湖。

往往中有宋元植,荣枯萝茑腾鼪鼯。

年少去之归老夫,何况不归使松孤。

君不念男儿莫待齿发脱,无情松树始长活。

形式: 古风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

禹昔导川疏沟渠,四载不及东南墟。

漫天涨海游龙鱼,西界闽越东尾闾。

百岛散处黑子如,自汉不属王无诸。

圣朝持载配地舆,郑氏世窃蛮㠀居。

曷不稽首朝殿除,仁皇在阼二纪馀。

天戈南指皆薅锄,设立郡县轨同车。

御史监郡法秦初,岁在困敦月在余。

临川黄门受诏书,南征轺传前建旟。

举帆度海风帷袪,宣恩谕德遍里庐。

是时万汇蒙煦嘘,启之辟之其柽椐。

绕屋种竹及芭苴,枸榔馀甘椰栟榈。

四时青青百谷蔬,流脂稻米有馀糈。

转市海内连籧篨,吏治清静绝诈狙。

因俗示礼两相于,海风不复迁鶢鶋。

番人秉性岂异余,与民杂处鼵并鵌。

春秋射猎山作阹,篾带束腰聸耳鐻。

身衣鹿皮弓箖箊,沙鱼登岸脱填淤。

距跃三百如蟾蜍,迹缠迹速升山岨。

舍矢丽龟及豪猪,相聚牵臂饮以醵。

好人怒兽或龃龉,抚之有道难自纾。

草薙禽狝岂义与,使者治定靡纷拿。

乃命颁赏布燕誉,天清海宴风飏裾。

使者之幄面广虚,诸番部众从长胥。

相排压背蟨駏驉,佩刀守将跪举袪。

受命分赐金帛綀,牵羊肩酒持巾帤。

既赐拜舞欢情摅,蛮歌振股疑蚣蝑。

使者阅岁菑未畬,归逾江淮超青徐。

清庙重器升璠玙,司空度地九泽潴。

藐彼外郡邻沮洳,有番海上思欷歔。

道山延阁册广储,公与群儒联佩琚。

春风思远梦蘧蘧,陈图示客言既且。

辽哉古放龙蛇沮,天子代来恩泽湑。

上褚中褚赐衣袽,黄屋之国少踌躇。

于今绝域覆腋胠,鲁鸡伏鹄如蜀雓。

此图稽典宜宝?,乃知柔远术不疏。

形式: 古风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

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

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

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

地㡳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

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

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弧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

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