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白感秋诗韵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云,对之若可掬。

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

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

二子亦有契,兹期定前卜。

泛观穹壤间,物剥继以复。

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

姑置勿复言,新篘已清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我不适合世俗的韵律,随意地剖析江河却成了竹子。
只有南山的云,对着它仿佛能捧在手心。
秋天的书斋里清风露水,怎能不想念孤独的生活。
我已经四十九岁了,也还是这样度过时光。
那两个孩子也有共鸣,这次的约定是早已算定的。
遍览天地之间,万物消长交替不断。
世间万物的兴衰本就如此,天地并非反复无常。
暂且放下不说,新的酒已经酿得清澈醇厚。

注释

适:适合。
俗韵:世俗的韵律,指与世俗相合的性格或情趣。
滥剖:随意切割、剖析。
南山:指南方的高山,象征远离尘世的地方。
羁独:孤独,羁旅中的孤独。
行年:经历的岁月。
契:契合,共鸣。
穹壤:天空和大地,泛指宇宙。
新篘:新酿的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易祓对李白《感秋》诗韵的和作。易祓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表达了与世俗不合的性格,自比为被剖开的竹子,只有南山的云雾能引起他的共鸣,仿佛可以捧在手心。他身处秋日静室,感受到风露的清凉,不禁思念起孤独的生活。诗人已经四十九岁,仍然选择这样的生活。他提到两个朋友也有相似的志趣,他们的未来已经有了约定。他观察世间万物,认识到消长交替是自然规律,天地并非反复无常。最后,他决定不再多言,只享受新酿的美酒,显得淡泊而自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感受之中,体现了宋诗的内敛与深沉。

收录诗词(14)

易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与著名词人姜夔“折节交之”。著有《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等

  • 号:山斋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

相关古诗词

浯溪中兴颂

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兴碑。

谁凿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可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形式: 古风

水调歌头

自古清胜地,江带与山篸。

夸娥擘此石罅,不独岭之南。

初见仙岩第一,再见砻岩第二,今见淡岩三。

丘壑皆有分,品第不须谈。望前驱,陪后乘,破晴岚。

出城一舍而近,峭壁与天参。

不使尘埃涴脚,忽觉烟云对面,鹤驭可同骖。

杖屦从归去,此乐湘潭。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覃]韵

喜迁莺.春感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

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催花时候。

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

怎知道、那人人,独倚阑干消瘦。别后。

音信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

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

故乡水遥山远,怎得新欢如旧。

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对雪

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谁使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悴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