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一)卧佛寺松

金椎故道祖龙经,双鹤归来似旧青。

空见阿房三月火,至今佛梦不曾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以卧佛寺松为题,借物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金椎故道祖龙经”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卧佛寺松比作历史长河中的见证者,暗示着它见证了古老的故事与传说。接下来,“双鹤归来似旧青”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双鹤的归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而“旧青”则强调了松树的苍翠不改,寓意着时间虽流转,但某些事物的本质却能保持不变。

“空见阿房三月火”一句,诗人巧妙地引用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典故,通过“阿房三月火”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暗指历史上无数的兴衰更替与文明的毁灭。这里的“空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悲剧的无奈与惋惜之情。最后一句“至今佛梦不曾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卧佛寺松与佛教信仰联系起来,暗示着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人们对于美好与真理的追求(此处的“佛梦”)依然未曾消逝,保持着一种永恒的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卧佛寺松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坚韧,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生命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二)歌曲

故事承平有典型,梨园白发尚娉婷。

秦关夜夜淋铃雨,翻作南巡旧曲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三)

广寒重到恐荒凉,画柱津桥字数行。

莫唱伊凉天宝曲,汉家今已失河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四)高梁桥

西来宛马镇相寻,苜蓿葡萄极望深。

清绝晓钟仙杖句,无人解作蓼花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广雅尚书杂诗六首(其五)新旧

尧桀从来两不知,纷纷鹰隼莫相疑。

轻阴日暮皆閒事,卧到山红涧碧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