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草荒先垄,六年虫蠹群经。
老喜宽恩放去,心似惊波不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沧桑的画面,"万里草荒先垄"写出了广阔的田野上草木凋零,显得荒芜冷落,似乎曾经生机勃勃的土地如今只剩下孤独的坟冢。"六年虫蠹群经"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知识文化的衰败,经书被虫蛀,象征着知识的遗忘和时代的变迁。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老喜宽恩放去",这里的"老"字寓言了诗人的年迈,"宽恩放去"可能指的是某种宽恕或赦免,诗人因年老而感到释然,但内心却并非平静。"心似惊波不停"形象地比喻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即使在获得某种程度的解脱后,仍然难以平息心中的忧虑或感慨,如同江河中的惊涛骇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自身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和对人生的复杂情感。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的这种风格。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生涯一九节筇,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补黼黻,但可归教儿童。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春事欲了莺催,主人虽贫燕来。
玉烛传杯未厌,金吾静夜惊回。
春与园林共晚,人将蜂蝶俱来。
樽前鸟歌花舞,归路星翻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