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后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开篇“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直接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既简单又真实。这里,“食罢”指吃完饭后,“一觉睡”表明诗人在享受午休的惬意,“起来两瓯茶”则是醒来后的清新举动,两瓯茶也许可以唤醒心神,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小享受。

接着“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诗人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感知时间流逝。这里,“举头看日影”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而“已复西南斜”则表明时间已经不早,太阳向西南方向倾斜。

第三句“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对于时间态度的不同。其中,“乐人惜日促”意味着快乐的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愿看到美好时光匆匆而过;“忧人厌年赊”则指那些忧虑的人对漫长岁月感到厌倦。诗人通过这两种情感的对比,展示了时间流逝给不同心境人带来的影响。

最后,“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心态。在这里,“无忧无乐者”指那些不为琐事所扰,不被快乐所惑的人,而“长短任生涯”则意味着对于生命长度的接受,无论是短暂还是漫长,都视作自然之流。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细小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生活态度和心灵境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食笋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形式: 古风

首夏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

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

春禽馀哢在,夏木新阴成。

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自问一何适,身闲官不轻。

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

食饱惭伯夷,酒足愧渊明。

寿倍颜氏子,富百黔娄生。

有一即为乐,况吾四者并。

所以私自慰,虽老有心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沈沈道观中,心赏期在兹。

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

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

向夕天又晴,东南馀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