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厌听鸠妇屋头声,十日何曾五日晴。
一到红芳了归去,几多时便绿阴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对清新自然之美的欣赏。"厌听鸠妇屋头声"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家燕鸣叫声的厌倦,这里的"厌"字用得很妙,既表现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单调,又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界声音的熟视无睹。"十日何曾五日晴"则描绘出连绵的阴雨天气,时间的流逝和天色的变幻交织在一起。
接着的两句"一到红芳了归去,几多时便绿阴晴"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细腻观察。"红芳"指的是花开的美丽景致,而"了归去"则意味着诗人在欣赏之后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或是居所。"几多时"表达了一种时间的不确定性,而"便绿阴晴"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捕捉,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情怀。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却让读者在平缓的语言中感受到一份生动和深远。
不详
明月在天上,流光遍草莱。
平生一樽酒,思与故人开。
明月耿清夜,乱蛩啼草根。
幽人浑未寝,独自倚柴门。
四更过尽五更来,看见参旗卷复开。
澄澈定非人世酒,就渠斗柄酌三杯。
一派天边淡淡横,虽然无浪有风生。
人间各自昏沉睡,看到三更刬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