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

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

忽怪一时天尽黑,合群胡雁向西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深沉情感。首句“孤城莽莽秋天外”,以“莽莽”形容边塞的辽阔与荒凉,加之“秋天外”三字,不仅点明季节,更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氛围。接着,“竟日无云空自哀”一句,通过描述边塞天空的空旷与无云,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种哀愁并非外界所赐,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忽怪一时天尽黑”,转折之处,诗人对突然降临的黑暗感到惊讶,这一变化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也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即将发生。最后,“合群胡雁向西来”一句,以胡雁的迁徙行为作为收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又寓意着边塞生活的动荡与变迁。胡雁向西飞去,或许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某种未知命运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铺陈,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复杂的心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是宋朝边塞诗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148)

严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论家、诗人。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严参等8人,号“九严”。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 字:丹丘
  • 号:“三严”;又与严肃
  • 籍贯: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六首(其二)

渺渺云沙散橐驼,风吹黄叶渡黄河。

羌人半醉蒲萄熟,塞雁初肥苜蓿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塞下曲六首(其三)

古戍秋生画角哀,思归泣尽望乡台。

胡天日落寒风起,但见黄沙万里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塞下曲六首(其四)

一身远客逐戎旌,落日萧条望古城。

渐近碛西无水草,北风沙起橐驼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塞下曲六首(其五)

玉关西去更无春,满眼蓬蒿起塞尘。

汉马不归青海月,胡笳愁杀陇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