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向宣卿往衡山兼寄胡康侯侍讲

海内甲马未尽休,豪英为时当出谋。

天生奇才必有用,何乃相率居岩幽。

胡公人品今第一,汗漫久作朱陵游。

朱陵窟宅倚苍翠,此公招隐安可留。

九庙今谁起颓压,四方正尔烦诛求。

我闻昔时元刺史,舂陵地分天子忧。

少陵作诗颂其事,至今人传元道州。

公为道州绩尤伟,谁为再作舂陵讴。

孤城疲卒捍狂贼,高论力诋庸儿羞。

安得如公数十辈,参错天下为邦侯。

京洛腥膻不难扫,潢池寇孽不难收。

愿公早请尚方剑,先斩佞臣张禹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送向宣卿往衡山兼寄胡康侯侍讲》。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首句“海内甲马未尽休”,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暗示了战争与纷争的频繁。接着“豪英为时当出谋”一句,赞扬了那些在乱世中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出谋划策的英雄人物。诗人认为,这些人才应当得到重用,不应被埋没在深山之中。

“天生奇才必有用,何乃相率居岩幽”两句,表达了对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能施展抱负的人的惋惜之情。诗人以“胡公人品今第一,汗漫久作朱陵游”为例,赞美了胡公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才能,并指出他应当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朱陵窟宅倚苍翠,此公招隐安可留”两句,通过描述朱陵的美景,进一步强调了胡公的才华与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胡公不能留在尘世的遗憾。

接下来,“九庙今谁起颓压,四方正尔烦诛求”两句,直接点明了国家面临的危机,九庙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权威,而四方则指各地的战乱与苛政。诗人对国家的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我闻昔时元刺史,舂陵地分天子忧”引用了元稹在舂陵时分担天子忧患的故事,以此来激励胡公,希望他能像元稹一样,为国家分忧解难。

“公为道州绩尤伟,谁为再作舂陵讴”表达了对胡公在道州的杰出功绩的赞赏,并期待有人能再次歌颂他的事迹。

“孤城疲卒捍狂贼,高论力诋庸儿羞”描绘了胡公在孤城中抵御强敌,以高远的见解批驳庸俗之见的情景,展现了他作为将领和思想家的双重风采。

最后,“安得如公数十辈,参错天下为邦侯”表达了诗人对更多像胡公这样的人才能在国家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渴望。

“京洛腥膻不难扫,潢池寇孽不难收”预示了诗人对平定叛乱、恢复国家秩序的信心。

“愿公早请尚方剑,先斩佞臣张禹头”则是诗人对胡公的直接呼吁,希望他能勇敢地站出来,清除朝廷中的奸佞之臣,为国家的清明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齐轩仲素老

秀岭明东城,飞翠横空断。

烟霞互灭没,爽气浮清旦。

旁连仙人居,楼殿出天半。

金龙蟠绣柱,银榜开琳馆。

齐轩面青葱,下瞰绿筱岸。

我尝醉其上,讴吟杂悲叹。

一时贤士夫,车马共游款。

当年二学士,落笔泻银汉。

曾赋齐轩诗,字字星斗烂。

事逐云雨空,鬼录尚可按。

重来兵火馀,触目自悽惋。

唯有轩前山,秀色还旧观。

晓猿惊未已,归袂何必挽。

胡为走尘埃,废此奇一段。

山灵亦可畏,移文定嘲玩。

形式: 古风

寄黄子庞兼简邹德裕

天狼窥太清,戎马断行路。

一别常万里,寄书何由数。

识君英妙时,亹亹见佳处。

当年松柏姿,已有庙廊具。

比常览新作,险绝闻奇句。

探珠沧海底,秀色不受污。

笔端百斛鼎,胸中九经库。

高文动场屋,仍传渭上赋。

岂但凌三都,自使强敌怖。

邹郎挺忠烈,英英起门户。

同游气概中,风云生指顾。

独念蓬室士,无因陪杖屦。

相望隔章水,欲往不敢渡。

拿舟弄明月,正恐蛟龙怒。

形式: 古风

赠康元章

康郎读书本勃窣,羞作儒生酸到骨。

偶逢四海未解兵,气如秋鹰眼如鹘。

布衣杖策丞相前,官军尽扫长蛇窟。

燋头烂额已论功,况子当年陈调曲。

形式: 古风

送葛德裕

捧檄困米盐,戴星入州府。

官卑强趋走,出语不媚妩。

坐此触骇机,三人忽成虎。

况闻郡公曹,士论极患苦。

祸福在牙颊,骄气溢眉宇。

念君鸾凤栖,孰若黄鹄举。

负材淹簿领,摆脱即骞翥。

高兴动长川,插旗催转橹。

帆经一柱观,清风九江渚。

蛟龙蹙横波,楼船照秋浦。

兹游定有得,因之壮心膂。

丞相新开藩,门阑压吴楚。

豪英气概中,人物粲可数。

相逢一笑乐,细与论今古。

若问山间人,披蓑钓烟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