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雁门烟雨》由清代诗人郭绍芳所作,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中的雁门山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画意。
首联“苍茫烟雨认前村,罗汉秋深锁洞门。”以“苍茫烟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片迷离的世界。接着,“认前村”和“锁洞门”则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既有对远方村落的探寻,也有对深邃洞穴的神秘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颔联“天际塞鸿云翼迥,云中江树绿阴繁。”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天边的鸿雁在云间翱翔,翅膀显得格外辽阔,而云层之中,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绿荫覆盖,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隐含着对自由与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风凄巫峡猿啼血,雾暗潇湘客断魂。”则将情感引入,通过“巫峡”的凄风和“猿啼”,以及“潇湘”的浓雾与“客断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这里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尾联“画意诗情闲触拨,蚕丛另辟一乾坤。”总结全诗,既是对前文描绘景象的呼应,也是对诗人创作灵感的肯定。通过“画意诗情”表达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而“蚕丛另辟一乾坤”则寓意着诗人能够从平凡中发现不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
整体而言,《雁门烟雨》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寄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和创造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