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
古往今来人自老,月生月落几番新。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明亮如银的月光,普照着东西南北的每一个人。诗人通过这种景象,反思了人类自古至今的变迁,以及个人的生老病死,而那轮明月却在不断地升起和落下,始终保持着它的新鲜与永恒。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表现出了对于自然界中某些不变现象的赞美。诗中的意境辽阔、情感深长,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飞云顶上阁阑干,夜半南溟出玉盘。
捲起水帘三百尺,松风吹度铁桥寒。
剑光长笑古刘家,不斩流星只斩蛇。
从得历年三四百,蟠桃犹自未开花。
飞行三十六天门,我是东华上相孙。
戏把蟠桃剜出核,玉童持去种昆崙。
风卷青天落大江,江风江水自舂撞。
万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楼开八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