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一)

政理常多暇,方舟此溯洄。

吹笙虚洞荅,举楫便风催。

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政务时常有空闲,我们乘舟逆流而上。
洞箫声悠扬回应,扬帆即刻顺风而行。
山色昏暗仍能辨认,深潭中的月影慢慢显现。
清澈溪流弯弯曲曲,美景尚未赏完切勿急于返回。

注释

政理:政务管理。
暇:空闲。
方舟:小船。
溯洄:逆流而上。
吹笙:吹奏洞箫。
虚洞:空洞的箫声。
楫:船桨。
山暗:山色昏暗。
云犹辨:还能分辨云层。
潭幽:深潭幽静。
月稍来:月亮渐渐出现。
清溪:清澈的小溪。
无数曲:弯弯曲曲。
未尽:美景未尽。
莫先回:不要急于返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泛舟之乐的诗,颇有江南水乡之韵味。开篇“政理常多暇”表明了作者在繁忙的官职中难得有一丝清闲时刻。紧接着,“方舟此溯洄”则展示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湖上悠然自得的情景。“吹笙虚洞荅”,这里“吹笙”指的是吹奏乐器,可能是横笛或其他类似乐器,而“虚洞荅”则形容声音回荡于空旷的山谷之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受。“举楫便风催”则是在强调诗人借着风力推动船只前行,既省力又加速。

接下来的“山暗云犹辨”表现了夜色渐浓,山影与云雾相互交织,不易辨识的意境。接着,“潭幽月稍来”则描绘出夜深人静之时,湖水中的倒映着初升的明月,这一刻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最后两句“清溪无数曲,未尽莫先回”,诗人在赞叹小溪蜿蜒曲折,无限风光,又不急于归去,似乎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悠闲和大自然赋予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泛舟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暂时逃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8)

赵冬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其二)

烟霭夕微蒙,幽湾赏未穷。

舣舟待初月,褰幌招远风。

鹤声聒前浦,渔火明暗丛。

东山云壑意,不谓尔来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燕公岳州山城

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

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

访道精言合,论经大义通。

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荅张燕公翻著葛巾见呈之作

美酒值芳春,醒馀气益真。

降欢时倒履,乘兴偶翻巾。

徐榻思方建,左车理自均。

傲然歌一曲,一醉濯缨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

江上多山水,招要步马来。

琴将天籁合,酒共鸟声催。

岩坐攀红药,溪行爱绿苔。

所怀非此地,游望亦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