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滩作

青山锁连环,白间走鸣濑。

迷津毫发间,舟与危石会。

回渊聚浮沫,断壁馀澎湃。

玩奇心若惊,览景目不逮。

悠然一回首,孤驿已茫昧。

停桡念经历,履地犹旋愦。

悲风啸枯林,暮野云相盖。

隔船闻和歌,沽酒慰疲怠。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山如同连环扣,白水奔流过浅滩
渡口险象环生,小舟几乎撞上危石
深渊中泡沫聚集成堆,残破的墙壁余波荡漾
欣赏奇景心惊胆战,美景太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不经意回头,孤零零的驿站已模糊不清
停下船桨回想过往,踏上陆地仍觉晕眩
悲凉的风吹过枯萎的树林,傍晚的野外被乌云笼罩
隔着船听到对岸的和歌声,买酒来慰藉疲惫的心灵

注释

锁连环:形容青山环绕,像连环扣一样。
鸣濑:流水声,形容水流湍急。
迷津:渡口,难以辨识的水域。
危石:陡峭或危险的石头。
回渊:漩涡深潭。
履地:踏上地面。
旋愦:头晕目眩的感觉。
悲风:凄凉的风。
和歌:和谐的歌声,可能指对唱或合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船于山间水道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体验。

“青山锁连环”一句,设定了一种被群山环抱、水路蜿蜒曲折的情境。紧接着,“白间走鸣濑”,则是对清澈见底的溪流及其声响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迷津毫发间”一词,传递了一种微妙的空间感受,那就是船行于极为狭窄的水道中,与险峻的岩石只隔着几根细小的草木。

“舟与危石会”,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险境的亲身体验。接着,“回渊聚浮沫”和“断壁馀澎湃”,通过水流的运动和声响,塑造了一种动态而生机勃勃的山间溪谷景象。

“玩奇心若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非凡景观的震撼与惊喜。然而,“览景目不逮”,则流露出一种对无法尽览的广阔景致的无奈和赞叹。

悠然回首,诗人的情感随之转向内省。孤独的驿站已经被迷雾笼罩,这里传达了时间流逝与空间隔绝的感慨。

“停桡念经历”一句,是诗人在船上停止划桨,回忆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脚踏实地却依然感到迷茫和不适应,这种感觉通过“履地犹旋愦”得以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悲风啸枯林,暮野云相盖”,则是对自然界中秋意浓重的描写。枯萎的树木在秋风中发出哀鸣声,而远处的原野上,云层叠嶂,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深秋的氛围。

最后,“隔船闻和歌”一句,传递出一种隔绝而又和谐的声音美感。诗人听到了从另一艘船上传来的和声歌曲,而“沽酒慰疲怠”,则是通过饮酒来缓解旅途中的劳顿与寂寞。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描绘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传递出了一种深远的情感和哲思。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与纯臣原仲温其煮鱼羹

众宾会高堂,嘉鱼脱重渊。

霜鳃尚呀呷,绿藻仍牵连。

厨人起揎袖,刀机鸣铿然。

断尾赪縠碎,批鳞玉花翩。

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遥传。

投葱裂素丝,裁姜落金钱。

陶瓯举筠箸,更觉真味全。

细纹松江鲈,缩颈槎头鳊。

吾侪但知饱,美恶无弃捐。

何论调羹手,聊复试小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与温其对榻

细雨南窗夜,青灯对榻眠。

升沈嗟薄宦,聚散忽流年。

失路谁推毂,他时看著鞭。

竹林须款集,君亦暂留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士特赠笔

书成痴,传成癖,平生识字真无益。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管城雅贶情虽重,感此艰难拙于用。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儿饮马镜湖边,不逢汉兵胡自止。

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

长星吐彗南扫北,转祸为福须乘时。

虎头心事不能已,劝君勿弄毛锥子。

形式: 古风

大年三月书来许访敝庐继闻阻雨已归近闻复有来意以诗温之

画沙笔妙言犹在,折角巾攲兴已穷。

不见此豪春色晚,至今遗恨雨声中。

词华端是补天手,谑浪故存高世风。

闻欲寻盟石峰下,人生能费几枝筇。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