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秋风袅袅雨潇潇,兀兀郊居出市遥。

未欠三杯通大道,且欣九日是明朝。

篱边旧菊犹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

莫恨登高无脚力,强支湘竹造山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我独自居住在偏远的郊区,离集市很远。
虽然还没喝够三杯酒去领悟人生真谛,但至少明天是重阳节,可以欢庆一下。
篱笆边的旧菊花依然可以采摘,天边的新雁却无法呼唤它们归巢。
不要遗憾登高时没有足够的力气,就用湘竹做成拐杖,也要攀登到山顶赏景。

注释

袅袅:形容秋风轻柔的样子。
兀兀:形容孤独或寂寞的样子。
三杯:泛指饮酒。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新鸿: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登高: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
湘竹:湖南特产的一种竹子。
山椒:山上的小山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开篇“秋风袅袅雨潇潇”设定了一种萧瑟、湿润的氛围,接下来的“兀兀郊居出市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离世俗喧嚣的寂寞之地有一定的向往。

“未欠三杯通大道”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酒的喜爱,以及通过饮酒来沟通或忘却忧愁的大道理念。紧接着,“且欣九日是明朝”则显露出诗人对光明、纯净的向往和追求。

“篱边旧菊犹堪摘”描绘了一幅秋季花卉凋零但仍可供采撷的情景,而“天末新鸿不可招”则表达了对于远去事物无法挽留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莫恨登高无脚力,强支湘竹造山椒”传递出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自我鼓励,即便在力量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也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争取。

整首诗语言朴素而情感丰富,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朋酒

朋酒朝朝乐,乡心夜夜愁。

朱云难作吏,宋玉易悲秋。

陵谷何曾改,田园未可求。

南来几鸿雁,亦为稻粱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其一)

朝辞二竺寺,暮宿三茅峰。

红树落一叶,白云深几重。

远游喜无雨,清兴尤宜冬。

遥知天坛上,会与仙人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钓鳌亭

俯瞰秦淮水,前瞻鲁泮宫。

明知倚阑者,不是钓鱼翁。

古石棱棱长,春潮脉脉通。

状元真宰相,千古一吴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才放庚申一日晴,天明一日雨如倾。

乌云覆地阴阴合,白浪侵田滟滟平。

屋漏未乾连础润,桥低欲压碍舟行。

桔槔不是閒家具,会听溪边鹅鹳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