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咏(其一)泰伯庙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

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

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道德的本质本就无需名字,孔子对此有所评价。
他能将整个天下谦让出去,显示出圣人的智慧和品德。
南方的人民长途跋涉而来,西方的山路开始通畅。
他的英灵难道真的消失?千百年来,碧绿的江水依然横亘。

注释

至德:高尚的道德。
本无名:本来就没有特定的名字。
宣尼:孔子的别称。
此评:对这种道德的评价。
能:能够。
让:谦让。
圣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
奔:奔赴。
方远:遥远的地方。
始亨:开始顺利。
英灵:杰出人物的精神或灵魂。
岂不:难道不。
千古:千秋万代。
碧江:碧绿的江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苏州十咏》系列中的第一首,题为《泰伯庙》。诗中,诗人通过对泰伯让位的高尚品质的赞扬,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道德风范的敬仰。"至德本无名",强调了泰伯无私的精神超越了一般的名誉;"宣尼一此评",引用孔子的评价,肯定了泰伯的崇高地位。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泰伯让位后南方的遥远和西方道路的开通,象征着他的影响深远。最后两句"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表达了诗人对泰伯精神永存的坚信,以及对碧江景色的映衬,使得诗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宁静之美。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情于景,赞扬了古代贤人的伟大人格。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形式: 五言律诗

依韵和同年朱兵部王宾客交赠之什

鹤禁兰宫达了身,高居南阙重为邻。

西园冠盖时时会,北海樽罍日日亲。

共弃荣华抛世态,同归清静复天真。

一如刘白东都下,更得裴公作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和孙之翰对雪

江干往往腊不雪,今喜纷纷才孟冬。

乃知王泽寖及远,益明天意先在农。

有年预可慰四海,大瑞且当闻九重。

况此湖山满清思,与君交唱若为慵。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

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

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

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

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之翰诗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

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