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的《白发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以及对青春不再、白发生长的无奈与接受。
首句“鬓以从衰白”,诗人以自己鬓角的白发作为时间流逝的标志,暗示着岁月的无情。接着,“年华荏苒过”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
“旧知愁畔长,今信客中多。”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过去,愁绪可能伴随着岁月一同增长;而现在,随着生活的奔波忙碌,愁绪似乎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这种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深刻体会。
“青镜翻销绿,芳春不上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白发比作镜中的“绿”色,象征着青春的消逝;而“芳春不上和”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无法与他共度,暗含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感慨。
最后,“唯馀壮心在,看剑意如何。”诗人虽然面对白发、岁月的无情,但内心依然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渴望有所作为,即使是在人生的暮年,也不放弃追求与努力。这里的“看剑意如何”,既是对自身决心的肯定,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青春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