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望海

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

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

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

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通州望海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句“狼山秋草满,鱼海暮云黄”以狼山的秋草和鱼海的暮云渲染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画面,秋草的满目萧瑟与暮云的金黄交织,营造出一种季节更迭、时光流转的意境。

接着,“日月相吞吐,乾坤自混茫”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日月的交替比作吞吐,天地间一片混沌,展现出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宇宙奥秘的思考。

“乘槎无汉使,鞭石有秦皇”则借用了历史典故,乘槎指传说中寻找仙人的船只,汉使可能暗喻寻找仙人或理想之境的努力;鞭石则是秦始皇命人用铁鞭开凿道路的故事,这里表达了对历史伟人事迹的追忆与反思,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万里扶桑客,何时返故乡”以“万里扶桑客”象征远行之人,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归乡的渴望。这两句情感饱满,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也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情怀的生动体现。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呈周栎园(其一)

平生五岳游,今上谢公楼。

楼里多山水,空濛云气流。

故乡在南海,夫子有罗浮。

置我丹青上,芙蓉四百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呈周栎园(其二)

泰华双毛女,秦时一丈夫。

相逢白云际,共结合欢襦。

予亦同妻子,鸳鸯玉井俱。

高堂隔梅峤,归去为亲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呈周栎园(其三)

皎皎白华姿,公为处子师。

补亡同束皙,教我在笙诗。

将母愁无计,干人已后时。

乌啼空自苦,日夕白门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文及先丈

往日商山皓,相知有子房。

英雄如女子,高尚亦君王。

今代无芝草,此翁惟羽觞。

行年过八十,亦足傲淮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