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山映日磨苍玉,万顷涵虚皱碧罗。
不会乐天犹近俗,谩将弦管杂烟波。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光水色的画卷。"两山映日磨苍玉",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古玉一般温润而庄重,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万顷涵虚皱碧罗",广阔的水域波光粼粼,宛如碧色丝绸般柔和,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不会乐天犹近俗",这句话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他不愿意沉迷于世间的快乐,而是渴望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谩将弦管杂烟波",这里的“谩”字用得极为巧妙,它既表达了一种虚幻不实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世喧嚣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在用弦乐与歌唱来打破那份宁静,但这些声音又似乎被水波所吞没,显得十分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高远的情怀。它不仅是一次对于外在世界的观照,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不详
漠漠秋烟羃故园,沉沉暮色暝渔船。
月华未出诗翁远,乐事人间少十全。
云动鉴中双桨飞,天围林外片帆归。
栏杆倚遍日云暮,坐看丹霞生翠微。
长虹稳卧碧江心,梦寐频游觉莫寻。
欢友相逢清绝处,酣歌一夕抵千金。
僧舍萧疏竹苇间,开轩处处面云山。
诗家不及禅家乐,坐卧湖光百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