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其一)

贤劳三世服王家,千里山川路道赊。

周甸土中南北贡,汉河天上往来槎。

晨挥玉麈风生座,夜拂银灯剑有花。

闻说江淮多故老,风流皆作祖侯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公在漕运任务中的辛勤与功绩,以及其对地方的深远影响。首句“贤劳三世服王家”,赞扬陈公三代以来为王室辛勤劳作,表现出其忠诚与奉献精神。接着“千里山川路道赊”一句,通过描述长途跋涉的艰难,进一步强调了陈公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周甸土中南北贡,汉河天上往来槎”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陈公的工作与古代的贡赋和漕运相联系,暗示其工作的重要性与历史传承性。同时,“周甸”、“汉河”等词汇也增添了诗篇的历史厚重感。

“晨挥玉麈风生座,夜拂银灯剑有花”描绘了陈公在工作中的从容与英姿,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他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投入工作,仿佛他的存在能驱散周围的沉寂,带来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玉麈”、“银灯”、“剑有花”等细节,不仅展现了陈公个人的风采,也象征着他对工作的执着与献身精神。

最后,“闻说江淮多故老,风流皆作祖侯誇”表达了人们对陈公的敬仰之情。江淮地区的老人,都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是值得尊敬和传颂的人物。这句话不仅赞美了陈公的品德与功绩,也体现了其影响之广及后人对其的怀念与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公漕运工作的描述,展现了其忠诚、勤奋、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陈公及其所代表的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平江伯陈公漕运还淮安二首(其二)

朝廷漕运仰南东,百里官河属会通。

胜国封疆还蓟北,西山泉?出城中。

舟车坐惜千金费,畚锸虚劳累岁功。

犹有腐儒忧国念,欲将经国问元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世贤双生一子夭死慰之以诗(其一)

城东瓜熟子离离,长向西园记送时。

正爱春风联蒂好,坐愁寒雨一枝垂。

人生得意难为乐,造物何心亦妒奇。

从此柯条终远大,为君重诵古绵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

滞雨浓云黯不收,漕歌声动木兰舟。

星稀禁阙天初霁,水落长淮地始秋。

国计已随山共积,归心应与水争流。

山南后裔声名在,要识清朝有壮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谒茂陵用前韵

寝树寒声起夜飔,载闻清庙有歌辞。

鼎湖已逐群龙化,周驭空传八骏骑。

千古山川神陟地,三年祥禫礼成时。

微臣亦抱劬劳恨,万事伤心忍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