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三)

四更山月落,星光淡原野。

仆夫恃谙练,驱驴出道左。

昏黑望前林,明白顾后火。

行行阻深涧,对岸高砐硪。

鸡鸣知逼村,覛路无一可。

路旁似有人,呼之乃树也。

蹇驴啮径草,我稳山辎坐。

此时脱遇盗,倾刻当无我。

东岭透朝霞,西岭烟雾锁。

四顾默无言,一身万峰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雷浚的《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三)》描绘了夜晚行走在山间小道上的生动场景。首句“四更山月落,星光淡原野”展现了黎明前的寂静与微光,山月落下,星光稀疏,映照着空旷的田野。接着,“仆夫恃谙练,驱驴出道左”写出了仆人凭借经验驾驶毛驴,沿着道路向左行进。

“昏黑望前林,明白顾后火”两句,通过对比前后环境的明暗,突显出行进过程中的谨慎小心。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道路艰险,“行行阻深涧,对岸高砐硪”,深涧横阻,对岸岩石陡峭,增添了旅途的困难。

“鸡鸣知逼村,覛路无一可”暗示天色渐明,但仍未找到合适的路径,令人焦虑。随后,误将树当作人声的幽默细节,“路旁似有人,呼之乃树也”为紧张的气氛带来一丝轻松。

“蹇驴啮径草,我稳山辎坐”描绘了诗人坐在驴背上,尽管驴子缓慢而吃力地前行,他却安然自若。他意识到危险,若在此时遭遇强盗,可能瞬间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最后四句“此时脱遇盗,倾刻当无我。东岭透朝霞,西岭烟雾锁。四顾默无言,一身万峰裹”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收尾,诗人身处群山之中,四周被朝霞和烟雾环绕,内心感受孤独而沉静,寓言般的表达方式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迷茫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坚韧与乐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

雷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四)

上山势似难,登顿从无失。

下山势不留,往往多差跌。

一跌幸无伤,雪后铺如茵。

人驴同扶起,扑雪如扑尘。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五)

绝壁两崖分,中通路一线。

人马鱼贯来,去来厄捘腕。

捘腕犹可避,马碍岂容旋。

出门戒欲速,崖口伫少间。

少间一仆下,疾行呼不来。

徐徐山辎入,壁上绣古苔。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六)

沈沈山中宅,未识何人居。

历历山中村,绿窗俯通衢。

岂不虞盗贼,世乱此晏如。

自入东莱境,道路无妇女。

汲水临深涧,浣衣来楚楚。

山僻偶一见,此风胜邹鲁。

形式: 古风

自黄县至宁海州道中作(其七)

皇天夜雨金,万夫朝死斗。

牟平土不谷,民穷何述富。

帝敕金星下,驽力试补救。

又恐逸则淫,金沙杂纷糅。

拣之更鍊之,辛苦同芸耨。

我行升高山,下视人辐辏。

询云淘金户,蠕蠕聚万首。

稍近皆败絮,腾趠如猿狖。

此邦本不肥,尔生亦太瘦。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