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绣溪,梦中有作,觉来止记“饲雏双燕去还来”之句,次早至璞石,即景足成

淹煞春光兴易灰,眼前有景共徘徊。

榴花浥露当茶灶,蒲叶翻风到酒杯。

傍母群凫离复合,饲雏双燕去还来。

祗怜此璞应怀玉,力士何年为一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思考。首联“淹煞春光兴易灰,眼前有景共徘徊”,以“春光”和“兴易灰”对比,表达了春日美景虽美,但时光易逝,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留恋。接着,“榴花浥露当茶灶,蒲叶翻风到酒杯”两句,通过榴花与蒲叶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傍母群凫离复合,饲雏双燕去还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与哲理的交织。群凫的离合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而双燕的来去则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常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祗怜此璞应怀玉,力士何年为一开”表达了诗人对璞石的赞美与期待。璞石未经雕琢,却蕴藏着珍贵的玉石,象征着未被发现的潜力与价值。这里,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对自身或他人内在美好品质的珍视与渴望发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7)

孔毓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行遇雨

霏霏烟雾满寒山,霜叶淋漓点鬓斑。

喜得耕犁经雨润,篮舆宛转白云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龙山纪游十首(其一)

回龙潭下溯流泉,万派分飞一线悬。

漱石穿畦映空碧,寻源应向白云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龙山纪游十首(其二)

径转蹊回杳无穷,耸身直欲破鸿蒙。

小桥隔断仙凡界,何必天台擅化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龙山纪游十首(其三)

双崖连底都成玉,万树凌霄不附泥。

翘首岩前参大士,宝山灵鹫晚来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